安徽深耕细作“小田变大田”
人民网合肥3月28日电日前,安徽安徽省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印发,深耕旨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、细作小田藏粮于技战略,安徽不断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,深耕推动农田“优质、细作小田集中、安徽连片”,深耕实现农田增量、细作小田农业增效、安徽农民增收。深耕
根据目标任务,细作小田2023—2025年,安徽每年新增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面积500万亩以上,深耕到2025年,细作小田累计改造面积由1460万亩扩大到3000万亩。其中,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土地整治、旱改水等项目带动,改造1000万亩;结合“大托管”服务、主体引领等政策推动,改造540万亩。
同时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整村、整乡(镇)乃至整县推进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试点,到2025年底,在全省建成一批整村、整乡(镇)、整县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示范典型。
根据安徽省各地探索的实践经验,主要推广项目结合型、政策引导型、主体引领型和农民互换型四种模式。
其中,除了把“小田变大田”作为高标准农田、土地整治、旱改水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,一体规划设计、一体推进实施,还将组织引领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合作社、农业企业、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结合承包经营地块条件,开展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。
方案对“小田变大田”建设标准予以了明确。单个田块面积:淮北平原区宜为15—450亩、沿江平原区宜为8—225亩、江淮丘陵及皖西皖南山区梯田旱地宜为3—15亩、水田格田宜为2—8亩。
改造范围内,实现田块数量减少60%以上,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0%以上。改造提升田间灌排设施,实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0%以上,农田排水暴雨重现期达到10年一遇,确保旱涝保收。另外,田间道路通达率,丘陵山区不低于90%、平原地区达到100%。
针对农田水利“最后一米”问题,方案要求,合理规划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后的水源、沟渠、桥涵等工程布局,实现旱能灌涝能排,有效灌排措施全覆盖。到2025年,新建塘坝0.9万口、机井1.5万眼、排灌站0.2万座、灌排沟渠1.3万公里、配套渠系建筑物5万个。
方案明确提出,要深入推进殡葬改革,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占用耕地散埋乱葬等不良习俗,严禁在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区域内新建坟墓。按照坚决遏制增量,妥善化解存量的原则,有序稳妥做好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区域内坟墓迁移工作,做到应迁尽迁。
按照要求,加大对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和资金支持力度,建立健全公益性公墓用地和资金长效保障机制,到2023年底,实现乡镇公益性公墓全覆盖。同时,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区域内涉及的乡镇,可采取村独建、村村联建的方式,补充建设1个村级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堂,保障群众基本安葬需求。
方案明确,通过“小田变大田”建设新增的耕地面积、水田面积、粮食产能等产生的收益,优先用于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。另外,原则上改造后的“小田变大田”全部用于粮食生产。(汪瑞华)
- [2025-05-17 07:39] 陕西省发布《食品小作坊卫生规范》地方标准
- [2025-05-17 07:39] 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
- [2025-05-17 07:24] 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发布
- [2025-05-17 07:21] 宫粉紫荆与樱花共绘春日画卷,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启幕
- [2025-05-17 07:13] 跑路前促销卷走千万预付款 深圳洛德音乐培训公司被立案调查
- [2025-05-17 07:11] 清华大学暑期恢复校园开放参观
- [2025-05-17 07:06]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
- [2025-05-17 07:04]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:擦亮“金字招牌” 提升品牌效益
- [2025-05-17 07:00] 慎选校外教育培训 这五大陷阱要注意
- [2025-05-17 07:00] 打传警示录
- [2025-05-17 06:58] 犁田歌声画中来
——古画里的春耕 - [2025-05-17 06:54] “百村记录计划”展现乡村振兴历程
- [2025-05-17 06:46] 江西景德镇市消协努力探索消费纠纷调解新模式
- [2025-05-17 06:21] 中消协启动2022年度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
- [2025-05-17 06:14]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
- [2025-05-17 06:14] 抵制传销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公益宣传活动
- [2025-05-17 06:03] 正月里还藏着你不知道的小节日
- [2025-05-17 06:00] 新春走基层|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
- [2025-05-17 05:49] 720余件精品汇聚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
- [2025-05-17 05:47] 打传警示录